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麻类所、加工所与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召开巴马瑶族自治县特色农业发展研讨会

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麻类所、加工所与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召开巴马瑶族自治县特色农业发展研讨会

8月2日,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麻类所、加工所与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通过视频形式召开巴马瑶族自治县特色农业发展研讨会。基因组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钱万强主持会议,麻类所党委书记邱化蛟、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田寒露等领导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上,巴马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商金团介绍当地农业发展情况及需求,中国农科院麻类所、中国农科院加工所、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分别介绍其团队基本情况。邱化蛟表示,麻类所将全力帮助巴马火麻产业发展,并提出采取多元化营销方式的建议。加工所高杰教授提出巴马长寿食品预制菜、突出健康功能性等建议,钱万强热情邀请中国农科院麻类所、中国农科院特产所一起到巴马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尽快让相关成果项目落地。

田寒露表示,要逐步扩大巴马特色产业发展路径,解放思想,有针对性的在巴马珍珠黄玉米、火麻等特色健康长寿食品开发强化研究,利用科学技术推进巴马成果转化和运营,加快推动巴马特色农业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在深化合作下推动巴马现代农业新格局。

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麻类所、加工所与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召开巴马瑶族自治县特色农业发展研讨会

图|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视频会议分会场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1958年创建于湖南沅江,是中国从事麻类作物研究的国家级综合性专业研究所和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依托单位。以麻类作物为重点,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社会公益性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的总体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公益类国家级科研机构。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建有加工工程、贮藏、保鲜与物流、质量安全、营养与健康等四大学科,研究方向是,农产品物流保鲜与品质调控研究、农产品加工与资源梯次利用、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研究、食品微生物与酶工程研究、食品智能制造与工程化装备研究、农产品加工过程质量与安全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成立于2014年,由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深圳市政府共同支持建设。基因组所通过整合生物学和大数据科学,来认识与利用农业生物基因组,服务全球农业生产。为此,基因组所成立了组学技术、合成生物学、植物基因组、动物基因组、生态基因组、食品科学等研究中心和相关技术平台。

巴马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研究院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和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致力于用科技力量助推巴马农业、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778-6219220

邮件:bmxczxyjy2022@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