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与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 月 15 日,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在河池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座谈会,双方将携手推动巴马香猪异种移植供体的科研突破与产业发展。河池市市长王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基因组所副所长佟继旭、高级顾问崔泽民,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谢永宏,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樊自尧,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专家出席活动。
佟继旭表示,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是基因组所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服务乡村振兴主战场的“试验田”,已建成全国面积最大的实验动物巴马小型猪生产许可基地,在巴马香猪的保种繁育、基因编辑和“稻薯猪”生态循环种养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此次“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是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共同谋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生动体现,基因组所将全力支持巴马院科学谋划异种移植科研产业系统架构,一方面链接更多资源积极筹建巴马猪异种移植供体育种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另一方面联合企业建设SPF巴马香猪实验动物生产基地,开展巴马香猪在医用方向的的成果转化。
谢永宏表示,将充分发挥亚热带生态所在动物健康养殖和种质创新方面的优势,与基因组所、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紧密协作,组建跨学科联合团队、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河池大健康产业注入新动能。
印遇龙指出,河池拥有优越的资源禀赋和扎实的科研基础,呼吁各方加快协同研究进度,抢占技术高地,同步推进重大项目联合申报,充分挖掘巴马香猪 “一猪两用”(食用与医用)的经济价值,实现互利共赢。
王军指出,自治区高度重视大健康产业发展,将巴马作为重要区域,赋予其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大健康产业龙头基地、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等战略定位,推动培育器官移植、生物科技产业发展是河池重点工作。下一步,河池将建立健全科创基金制度,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高效的成果转化环境,加快异种器官移植产业化步伐。
会后,与会人员实地调研了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及巴马香猪保种繁育与试验动物开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