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产业,科技助力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简介
巴马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研究院(简称“巴马院”)于2021年10月23日正式揭牌,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和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主要利用和开发巴马当地特色农业等资源优势,助力巴马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未来愿景
巴马院以巴马香猪和特色中草药资源等的开发利用为主要目标,依托多组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组学区块链等核心技术,开展动植物新品种、医用模型、器官移植、食品安全、特色健康食品、道地药材、中药品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培养相关领域前沿科技人才,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吸引聚集一批企业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集群,形成区域性的现代农业科学中心及产学研创新体系,为巴马的现代农业、食品产业和中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目标意义
1.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巴马落地的重要支撑
立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定位,坚持底线思维,发挥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作用,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复工复产、经济平稳运行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巴马院将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资源,集聚巴马独特农业资源、创新需求巨大的互补优势,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在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大背景下,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巴马落地的重大支撑。
2.促进产业升级,推进巴马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引擎
技术创新是农产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巴马瑶族自治县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合作共建,将利用前沿生物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动农业及加工业生产方式升级、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助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对于促进巴马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利用特色农业资源实现巴马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巴马拥有巴马香猪和中草药等特色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充分挖掘巴马香猪、特色中草药和特色健康食品资源优势及加快其开发步伐,满足市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实现当地特色农业品牌化和优质化的发展方向,提高巴马长寿品牌效应,推动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是巴马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4.推动巴马乃至河池地区融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助力器
依托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等平台,支持南宁、梧州、桂林、玉林、河池、贺州、来宾等市发展健康养生、生物医药产业,鼓励我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大湾区相关单位合作共建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强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巴马院将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共同参与“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推进巴马乃至河池地区融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