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巴马火麻 打造生态产业
巴马火麻被誉为长寿食材,是巴马瑶族自治县的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立足于巴马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的总体规划,巴马院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以下简称“麻类所”)科技力量和成果,积极开展巴马火麻提纯复壮等研究,致力于培育出高产优质巴马火麻。 为了促进巴马火麻特色优势发展,巴马院联合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麻类所分别在巴马南、西山乡合乐村开展巴马火麻试验种植工作。3月-4月,麻类所研究员龙松华到巴马8个乡镇收集了19个火麻品种,并到田间讲解栽培技术要点,对巴马火麻试验下一步的田间管理进行了详细安排…
-
马铃薯迎丰收 田间好“丰”景
眼下,正是冬季马铃薯采收的季节,巴马200亩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陆续进入采收阶段。农户们正忙着挖拾、装袋等工作,马铃薯基地呈现出一片繁忙丰收的景象。 据初步测产,费乌瑞它、华薯4号等10个马铃薯品种,平均亩产量可达2吨以上,部分品种可达4吨左右,预计实现销售收入80万元。根据“政府+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运行模式,销售收益全部归属村集体,由村集体自主用于乡村公益性岗位或其他与乡村振兴、促农增收等支出,让马铃薯成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下一步,巴马院将继续联合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依托中国…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基因组所研发出脱靶检测新方法SAFETI
3月30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基因组所左二伟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孙怡迪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临港国家实验室魏武课题组的研究论文,题为“Cytosine base editors induce off-target mutations and adverse phenotypic effects in transgenic mice”。 该研究研发了一种检测碱基编辑器体内脱靶效应的新方法(SAFETI)…
-
河池市科学技术局、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基因组研究所调研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3月29日-30日,河池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田寒露、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熊兴耀研究员率队到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巴马香猪保种基地和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开展调研。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商金团、那桃乡党委书记覃斌等人陪同调研。 田寒露到巴马香猪保种基地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安全等问题提出整改要求,他表示要积极推进香猪基地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充分挖掘巴马香猪品种资源优势,助推巴马香猪产业升级转型。 熊兴耀率调研组到马铃薯种植示范基…
-
河池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贾英竺调研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
3月22日,河池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贾英竺率调研组到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开展粤桂协作调研活动。县领导林健、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左二伟等人陪同调研。调研过程中,贾英竺对基因组所在巴马试点试验开展“稻薯猪”项目给予肯定,表示希望巴马院要结合当地特色农业资源,利用好基因组所科技力量和人才优势,扎实推进粤桂协作项目建设,助力巴马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巴马院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和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致力于用科技力量助推巴马农业、食品产业高质量发…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刘小明调研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
3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刘小明率队实地考察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听取巴马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研究生联合培养情况汇报。刘小明对巴马院实施的“稻薯猪”等研究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基因组所继续发挥好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优势,与当地高校加强合作,推动更多的科研成果在广西转移转化。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袁国华、自治区党委农办专职副主任韦波、市委书记秦春成和自治县党委书记、二级巡视员黄炳峰等人参与调研。 巴马院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和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致力于用科…
-
河池市科学技术局调研团深入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调研
2月21-22日,河池市科学技术局调研团一行先后考察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巴马南200亩马铃薯新品种示范基地,听取了巴马院科技创新工作汇报和科技成果产业转化项目进展等情况。 考察过程中,调研团详细了解了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的二倍体马铃薯生长情况,观摩结薯的马铃薯果实,巴马院相关负责人详细汇报了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的“稻薯猪”项目。河池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田寒露强调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动力,同时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把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示范基地创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
-
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首次成功培育3个基因编辑小型猪并获认证
生物科学研究离不开标准化实验动物,目前,我国实验动物资源原种主要引自于国外,国内自主培育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仍十分缺乏,尤其是能够提供稳定批量实验动物的基因编辑大动物模型专门化品系鲜见报道。 近日,基因组所李奎团队联合牧医所等单位成功培育出中农巴马小型猪ApoE和LDLR双基因缺失品系、中农巴马小型猪ApoE基因缺失品系、中农巴马小型猪LDLR基因缺失品系等3个实验用小型猪专门化品系,并通过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的鉴定和评价,被认定为中国实验动物新资源,收录于国家实验动物模型资源信息平台。值得一提的是…
-
国家级科技小院成助力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左二伟领衔的“广西巴马香猪科技小院”入选本批次建设名单。 科技小院是深化落实国家乡村振兴计划、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举措,是一种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单位将农业相关的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巴马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
-
巴马田间地头冬种马铃薯,播种来年新希望
时下,正是冬种的季节。在巴马南刚刚收获完上一季的农作物,又马不停蹄地迎来了马铃薯种植。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与巴马院共同合作,规划200亩土地试点种植马铃薯,引进了基因组所马铃薯二倍体、费乌瑞它、陇薯7号、黑金刚、红美、华薯1号、华薯3号等品种。在备耕期间,基因组所植物中心程旭研究员线上指导马铃薯种植技术,目前已经完成了马铃薯种薯消毒工作,这几天正在组织播种。 驾驶员操作轮式拖拉机在田间起垄、打孔、开沟,大片的农田被规划得整整齐齐。工人们分工协作,将一块块马铃薯种薯放入孔口,随后覆土回填。 马铃薯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