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FC | 广西大学/农业基因组所等联合转录/代谢分析揭示巴马火麻种子发育与脂肪酸积累机制
中国广西巴马县以长寿著称,而广西特色植物巴马火麻的种子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然而,巴马火麻种子发育和油脂积累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广西大学农学院陈鹏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胡冠菁课题组,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综合分析揭示了巴马火麻种发育和油脂积累的机制。研究成果以题为Integrated Transcriptomic and Metabolomic Analysis Reveal the Dynamic Process of Bama Hemp Seed Development and the 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α-Linolenic Acid and Linoleic Acid发表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
本研究综合运用生理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参数,揭示了巴马大麻种子在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形成的动态。结果显示种子油在胚胎发育后期迅速积累,遵循着“S”形生长曲线,与种子大小、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呈正相关。转录组分析鉴定了与 LA、α-亚麻酸 (ALA) 和茉莉酸 (JA) 代谢相关的基因。此外,研究发现在第21天,FAD2基因上调了165.26倍,而FAD3基因下调了6.15倍。LA、ALA 和 JA 化合物的代谢组变化表明这些物质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该研究结果表明,巴马大麻种子的物质积累高峰期出现在发育中期(第21天),而不是后期(第40天),这为该品种的种植和深加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α-LA和LA的联合组学分析
综上所述,该研究通过综合利用生物学技术手段,揭示了巴马大麻种子发育和脂肪酸积累的动态过程,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afc.3c09309
(文章转载自:植物代谢研究)